11月8日,第三届金陵影视研究生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论坛围绕“青春中国的跨媒介影像表达”的主题展开。如何理解“青春中国”,如何以跨媒介影像表达的多元手段为“青春中国”注入丰沛肌理,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
主题论坛伊始,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兼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燕,选择了“香港青春爱情片的发展流变与文化呈现”的特定棱面,来切入“青春中国”的论坛主题。
在张燕看来,香港电影的诸多类型当中,青春爱情片是最能够紧扣城市变迁和港人生活,即时记录人们的现实经验与情感感悟的影片类型,香港从经历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从落后渔港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个历程,和交织其间的多元意识形态、文化驳杂,都在香港青春爱情片中得到了多层次多阶段的呈现。譬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南下电影人”的加入,香港青春爱情片常流露出“北望神州”的故土情结。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香港发展日新月异,青春爱情片的定位于是更聚焦表现中产阶层,都市特征明显。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厚重的政治历史感和文化焦虑感在影片中凸显,陈可辛的《甜蜜蜜》、尔冬升的《新不了情》流露出对香港过往的追忆,对香港自身身份的主动建构。香港回归之后,香港青春爱情片则焕发出“广阔中国”的崭新质地。可以说,透过香港青春爱情电影,我们能够读出香港的发展历程、中西交汇的多元文化风貌,以及其根脉中的包括中国伦理文化、香港本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
《甜蜜蜜》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义贞则关注何为“青春中国”。沈义贞介绍,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就曾把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美学历程看作包含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神话传说诞生的远古时代是中华民族的童年;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少年,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已形成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启了“生命的觉醒”;盛唐是中华民族的青春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诗歌所吟唱的是那个时代的“青春中国”;宋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中年,宋词中满怀着人到中年的疲惫消沉;明朝可谓“更年期”,清朝则是“晚年”,曹雪芹的《红楼梦》、纳兰词的“一片伤心画不成”,都是生命尽头的苍凉喟叹。
“除了盛唐,20世纪初期和新中国成立至今,同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青春期。”沈义贞说。前者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得到精彩的注解,后者从王蒙《青春万岁》中可一窥崭新国度的纯真自信。“青春电影一定是对民族青春的回应,而在浪漫的青春电影和现实的青春电影中,我们无疑更加期待和呼唤现实向的表达。”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钟军,则分享了他对“非遗的影像传播”的深入观察。黄钟军认为,短视频具有碎片化、快节奏和沉浸式的特点,符合“竞速时代”的审美习惯,传统的手艺与现代媒介技术结合,使非遗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保护与活化非遗有了新的路径。
“如今,抖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一些非遗传承人在此获得了可观的关注度和流量。此外,媒介的赋权也使草根阶层加入非遗传承的序列中,非遗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在这些非遗影像中,我们既能欣赏到非遗手艺展现和传承人故事,也能加入精心策划的交互式内容策展,还能感受到带有东方意蕴的国潮国风和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可以说,传统非遗借新兴媒体丰富了‘青春中国’的面貌。”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永昶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媒介,他所关注的,是“一键生成”的移动短视频景观及其背后的权力结构转变和文化意义。
“抖音用户对剪映App这样的一键式短视频剪辑软件自然不会陌生:用户只要上传素材,软件就能智能生成相应的短视频内容。在北京冬奥会的新媒体传播中,央视频就充分运用了AI剪辑。这意味着,影像生产从专业工作者的权力(power),转变为普罗大众的权利(right)。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剪映的‘剪同款’功能,当海量用户把自己人生的同一个时刻汇集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从中看到集体心灵的现实境遇,看到人们心中最普遍最基础的情感,也就是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情感结构’,即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共同感受。比如剪映有一个剪辑专题叫‘被疫情偷走的时光:怀念珍贵的2019年’,海量用户上传的海量体验以‘剪同款’的方式不断汇集放大,让我们意识到,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也被统摄进‘剪同款’的一键生成式结构中。”
除了专家分享,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也就“青春中国的跨媒介影像表达”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专业博士何东煜梳理了建国以来青年共产党员形象的影像建构。据他观察,十七年时期(1949~1966),银幕上的青年共产党员形象多为榜样型或引导型(引导主人公成长),如《赵一曼》《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改革开放之后,这类形象普遍转向了内在的心灵思辨,创作者也更加观照现实生活,如《天云山传奇》《一个和八个》《高山下的花环》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银幕形象更加考究与观众之间共鸣的维度,竭力表达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具体身份的共性的情感需求。“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就是2009年的电影《风声》,里面一句经典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
《高山下的花环》
何东煜认为,电影传播文化、也建构记忆,中国电影应该更积极地聚焦共产党的党史文本,在荧幕上塑造出更鲜活的、具有时代性的青年共产党员形象,使家国记忆和民族精神能够真正地介入我们的现实生活、铸造民族的价值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吴文格重点关注的是“新时代中国乡土电影的叙事转机”。据她观察,新时代的中国乡土叙事已然剥离了旧乡土的叙事藩篱,呈现为一种具有共同体意味的新乡土建构。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电影创作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描摹焕发新颜的新时代新乡村,涌现了一批新时代乡土电影,如《米花之味》《热土》《春天的马拉松》等。这一系列乡土影像昭示出,阐释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应当强调再现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展现并维护当下中国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如奋进、牺牲、责任等人文情感。
《春天的马拉松》
“新时代中国乡土电影承担着挖掘新民族精神的使命:通过清新自然、朝气蓬勃的乡土风情描摹,凝聚起当下中国理性、开放、进取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象。”
主题论坛单元由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晖主持。
本届论坛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省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与电视艺术系、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承办。论坛全程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形式,并于哔哩哔哩网站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