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从一个街头流浪儿童到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这悄然的人生反转之中珍藏着动人的故事和浓厚的精神内涵。
剧照小花
微电影《爸爸 别让我走》根据《铜川市救助站里的故事》改编,以体现“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思想为主线,反映了民政工作者“担当、敬业、博爱、奉献”的精神风貌,整剧全长16分钟,紧凑顺畅、情感层层递进、内容丰富饱满,具有一定的视觉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
剧照:韩延成
那是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夜巡归来的韩延成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思绪万千,三十六年的民政救助工作生涯,珍藏着他太多的难忘记忆,他不忍心回味过去,但时光的碎片却在脑海中时隐时现,一个至今让他撕心裂肺的呼喊,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隐含着动人的故事主题:爸爸 别让我走。
剧照:小花翻垃圾桶
鲁迅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情”而襁褓中的小花都没来得急睁开眼睛看一眼自己的亲生父母,不知何故就被父母忍心抛弃,连小花这个名字都是拾荒的老奶奶给起的。八岁时,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小花继续在孤独、流浪中乞讨为生,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仍然没有忘记梦中的向往——我想有个家。
剧照:救助站工作人员带小花寻亲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漂泊流浪,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但总有一些孩子不被上天眷顾,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孩子,才有我们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是拯救这些脆弱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发自内心的感言。
小花的命运反转从韩延成和同志们发现的那一刻开始,小花的心理和行为也从踏入韩延成家中的那一刻逐渐得到矫正。
剧照:哄小花睡觉
难以想象,八年的流浪生活,记忆中第一次在温暖的怀抱里沉睡,在小花幼小的心灵里不知道是甜还是酸,但那是她幻想已久的梦中期盼,这一夜小花睡的很香、很香,她不愿意醒来,唯恐醒来时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剧照:公园
难以想象,八年的流浪生活,第一次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公园,骑马、划船享受着难得的童年美好幸福时光。第一次在温暖的呵护下,小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不由自主的叫出了人生中第一声——爸爸。
剧照:韩延成和小花分别
“在我眼里,每一个流浪者心酸的往事,都是离别的伤痛,每一个救助者期盼的目光,都是沉重的托付,为了那刻幸福的拥抱,我们都在用心点亮他们‘回家’的路”,这是韩延成三十六年来从事民政救助工作的心灵写照。
小花要回家啦,这是韩延成夫妇为小花精心挑选的一个新家,女儿要走了,母亲含泪的目光交织着眷恋和酸痛,父亲不舍中却有着更艰巨的使命和担当。女儿一声呼喊:爸爸,别让我走,是梦中的向往,人生的反转,更是新生活的起点。
微电影《爸爸 别让我走》主体思想以事、理、情为基本构架,把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情感,通过别致巧妙地构思和有起有落的结构,即艺术化,又生活化的用画面语言、造型语言,有声有色的呈现出来。
拍摄现场
“影视艺术是一种遗憾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微电影又是传统电影发展时代影视艺术呈现出的新型的一种创作形式,要在有限时间里反映出深刻的思想主题,包容深刻的艺术内涵以及充足的情感容量,更需要“采千花之精华、酿一杯醇蜜”演绎出更加细腻、更加贴近群众、更加贴近生活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