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投案以后,一场特殊的不公开听证会举行了,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小小县城,父母远在他乡时,留守儿童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成长之路?检察官的未检之路又在何方?《一十六》为你讲述少年马冬冬重返校园的故事。”
微电影《一十六》的画面
近日,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微电影《一十六》在各大平台播出后,累计播放量超一百万余次,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这是该院运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的一个缩影。
“求助,我该怎样要回拖欠的工资?”2019年底的一天,一条粉丝留言引起该院新媒体政务小编的注意。小编在回复信息的同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最终,在小编的帮助下,这位务工人员顺利拿到工钱,这让该院更加坚定了干好政务新媒体工作的信心。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检察官为民服务的着力点。该院积极转变传统宣传思维模式,把新媒体作为检察宣传的“轻骑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在检察工作,要在检察文化,效在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理念,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开设“玛检说法”“玛检课堂”“小玛有话要说”等特色栏目,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大影响的法律条款,制作了系列新媒体普法作品,推出后得到网民们热烈反响,甚至还有网民“点菜”预约下期普法作品。
为适应多样化的新媒体形式,该院多次尝试后,开始创作推出微动漫、短视频等普法宣传作品。一位公司职员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频频接到推销电话,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学习。在检察官的帮助下,她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这是该院的情景剧《你的隐私被泄露了吗》,这条视频推出后,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访谈直播现场
“以前我们普法,花很大力气组织活动,取得的实效和影响面都很有限。现在利用新媒体,群众指尖一点就能了解法律知识,一条及时的回复点赞数有时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让大家在听故事的同时,有了‘遇事找法’的意识。”说起新媒体普法,小编脸上就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后期制作
“玛检说法”品牌越来越亮。各级媒体相继转载,直播30余场次实时参与网民达到了400余万人次;微信、微博平台上推出原创作品525个,累计阅读量达到了2000余万次。多个作品被高检院、正义网采用。2017年“玛检说法”栏目被评为“新疆检察机关精品栏目”;2019年“玛检说法”栏目被评为“全国检察新媒体栏目二十强”;玛纳斯县人民检察院也成为昌吉州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借助新媒体平台,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宣传12场次,收集群众意见26条,化解矛盾8件,解决群众诉求11件。
“我们将依托办案实践,继续利用政务新媒体平台,用网言网语进行普法宣传,实现基层治理的突破,根本上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该院新媒体负责人说。